摘要: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兵部尚书这个职位,别称为大司马,最早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。但是,当时不叫兵部尚书,而叫做五兵尚书。因为那时的曹魏部队,分为...
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
兵部尚书这个职位,别称为大司马,最早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。但是,当时不叫兵部尚书,而叫做五兵尚书。
因为那时的曹魏部队,分为五兵——中兵、外兵、骑兵、别兵、都兵。作为这五种“兵”的最高领导,就是五兵尚书——最高军事指挥官。
到了隋朝和唐朝,三省六部制的机制建立起来。兵部就成了尚书省下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——六部之一。
此时的尚书令相当于宰相(如今的总理),兵部尚书相当于如今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。
唐朝时期,兵部尚书的官阶为正三品
。据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一》记载:“兵部。尚书一人,正三品
。到了宋朝,鉴于唐末和五代军阀割据乱局,建国以后基本国策是崇文抑武,增加了负责军事的枢密院,武官选拔及军政全部归枢密院管,兵部本部就只剩仪仗、武举考试等作用。
兵部尚书基本就是个闲职,没有实权。
兵部尚书的官职较高的时候,是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。
明朝的兵部尚书是正二品,清朝是从一品。
到了明朝,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把丞相给废了,由他自己直接管辖六部
。也就是说六部的头头们直接对皇帝负责,这下子貌似兵部尚书的权力大了,兵部尚书的官阶上升为正二品。但是,兵部尚书只负责管理军官的升迁,伙食标准和装备等等,并没有权利调动军队。在明朝历史上,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。没有内阁几位大学士的同意,兵部根本无法调兵。清朝时期,很多制度承袭了明朝。
但是到了雍正时期,因为要频繁对西北用兵作战,为了处理政务方便,又设置了一个“军机处”。
从此之后,兵部甚至是内阁的权利都被架空,尤其是兵部,俨然成为单纯的政策执行机构。兵部尚书虽然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与军事有关,但却得不到兵权,
如此这般,兵部延续到清光绪年间后被裁撤,从此兵部这个称呼就消失在历史烟海之中。兵部尚书,也是一个荣誉地位的象征:
古代历史上,很多著名人物都担任过兵部尚书
。比如在唐代,李世民手下的干将杜如晦
,为保卫边疆与西北突厥征战多年的李靖
,还有侯君集,
以及在平叛安史之乱立下功劳的郭子仪
等。宋朝时期,著名的政治家
欧阳修
也曾担任过兵部尚书;明朝时的民族英雄于谦
也曾担任兵部尚书,还有袁崇焕、史可法
等抗清英雄,都与兵部尚书这个官衔有过联系。总之,古代的兵部尚书这个官衔,名义上似乎是最高军事指挥官,实际上处在不同的朝代,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用户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541906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